2024年-09月-16日 01:13:29 星期一
医院新闻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>新闻中心 >医院新闻
全民营养周科普| 以食养身,用健康生活方式抵御疾病——糖尿病
作者:犍为县人民医院 时间:2023-05-17 分享给好友:

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、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,导致胰岛功能减退、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、蛋白质、脂肪、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。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。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,也就是多饮、多食、多尿和体重减少。

糖尿病患者饮食应该注意什么呢?

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《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(2023年版)》,提出以下8条原则和建议:

成人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和建议




1684307901399233.png

食物多样

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


图片

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,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,做到主食要定量,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以全谷物、各种豆类、蔬菜等为好,水果要限量;餐餐都应有蔬菜,每天应达 500g,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;天天有奶类和大豆,常吃鱼、禽,适量蛋和畜肉,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;减少肥肉摄入,少吃烟熏、烘烤、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,控制盐、糖和油的使用量。在控制血糖的同时,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。


能量适宜

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

图片

膳食能量是体重管理也是血糖控制的核心。推荐糖尿病患者膳食能量的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分别为:蛋白质 15%~20%、碳水化合物 45%~60%、脂肪 20%~35%。

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重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,提高机体免疫力,降低疾病的发生发展风险。我国成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(BMI)应保持在18.5~23.9kg/m²之间,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体重。肥胖患者减重后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、改善血糖控制。合并消瘦或营养不良的患者,应在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,增加体重,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。老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肌肉衰减并保持健康体重。


主食定量

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

图片

血糖生成指数(GI)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,选择低 GI食物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。主食定量,不宜过多,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GI食物应占主食的三分之一以上。调整进餐顺序对控制血糖有利,养成先吃菜,最后吃主食的习惯。建议记录膳食、运动和血糖水平,提高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的科学规划水平。


积极运动

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

图片

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运动,每周至少5天,每次30~45分钟,中等强度运动要占50%以上,循序渐进,持之以恒。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、骑车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慢跑、游泳等。如无禁忌,最好一周2次抗阻运动,如哑铃、俯卧撑、器械类运动等。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,避免低血糖。运动可以消耗能量,改善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,平稳血糖。


清淡饮食,限制饮酒

预防和延缓并发症

图片

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清淡饮食,控制油、盐、糖用量。而饮酒往往伴随大量食物摄入,导致总能量摄入过多,从而引起血糖升高,并且若是在服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病人,饮酒会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。


食养有道

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

图片

中医学将糖尿病辩证分型为三类:阴虚热盛证、气阴两虚证、阴阳两虚证。且自古以来就有“药食同源”的理论,认为食物具有“四气”、“五味”、“归经”和“升降沉浮”等属性。把日常膳食和传统中医养生食谱相结合,以性味较为平和的食物以及食药物质,通过“扶正”与“纠偏”,使人体达到“阴平阳秘”的健康状态。



规律进餐,合理加餐

促进餐后血糖稳定

图片

进餐规律,定时定量,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。不暴饮暴食,不随意进食零食、饮料,不过多聚餐,减少餐次。加餐主要是预防低血糖,对于是否需要加餐、什么时间加餐,以及选择何种零食,应根据患者具体血糖波动的特点来决定。


自我管理,定期营养咨询

提高血糖控制能力

图片

糖尿病患者需要切实重视、学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,包括膳食调理、规律运动、监测血糖、遵医嘱用药、胰岛素注射技术,以及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。

糖尿病患者应将营养配餐、合理烹饪、运动管理和血糖监测作为基本技能。同时建立与临床经验丰富的营养师等营养指导人员、医师团队的咨询和随访服务关系,主动进行定期的咨询,接受个性化营养教育、膳食指导。


更多食养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,免费获取《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(2023 年版)》(内含多种食谱)。



42.png

注意:指南主要面向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,1型糖尿病、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患者,可参考。食养不能治愈疾病,病情严重者请在临床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,同时请在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,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食养方案。


参考资料:《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(2023年版)》